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ISSN 1673-2219
CN43-1459/Z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公告
出版人回答时代之问
作者:    时间:2019-07-15    浏览量:167

出版人回答时代之问

2018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再次强调,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出版产品和服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明确要求,让置身互联网时代的我国出版传媒业界目标更加明确、精神更加振奋,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当前,我国年出版图书超过51万种、数字出版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累计用户规模超过18亿人次,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出版大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的跃升,越来越成为当代出版人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和必须扛起的肩上之责。出版传媒业在政治思想层面属于国家意识形态,在科学文化层面又属于社会化的智慧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影响着国家意识形态建设。


面对“让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和“更加丰富、更加优质”这个新时代宏大命题,出版传媒业技术、内容、用户、平台领域的研发者、生产者、决策者、投资者,唯有以创新者的姿态投身其中,才能加快高质量发展,在难点、焦点与痛点中,利用最新技术、融合最优资源、创造“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最大增量”。

出版传媒业正在发生哪些大变革?

  

每一次生产工具的本质进步,都会引起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互联网技术就是一种通过“革命性再造”实现本质进步的生产工具,作为先进生产力标志,它的出现必然会带来社会的一系列深层次变化,也必然推动出版传媒业发生大变革。


互联网时代,出版传媒业正在发生哪些大变革?答案是:一为数字出版传播的横空出世,二为互联网出版传播的迅猛发展,三为大数据和智能化出版传播的异军突起。


数字出版传播建立在计算机、通信、网络、流媒体、存储、显示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传播内涵,其内容生产、传播运营、阅读应用、学习教育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数据化。


互联网出版传播具有即时、广泛、互动、多媒体和多终端特点,展现了传统出版传播无法超越、无法比拟的优点和特性。


大数据和智能化的出版传播,正推动出版传媒业在个性化、精准化的深层次服务上不断突破。


由此,形成了出版传媒业的四大变革:传播模式由单一化变革为多元化、全时化与全媒体出版传播,生产模式由简单数字化变革为富媒体化、碎片化、专题化,组织模式由集中控制的宝塔层级制变革为网络协同的共生制,服务模式内容出版传播的上游变革为直接驶入信息与知识服务新赛道。


新技术应用,如何实现出版传播的大创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革命性再造”进程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二是网络化技术的应用,三是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数据化,从而将传统出版传播的内容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处理的信息语言,这是实现网络化出版传播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网络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发挥出版传播作为新兴媒体的优点和特性。数字化后的内容必须经过一定的渠道才能达到出版传播的目的,利用互联网出版传播的即时性、广泛性,能够实现内容的实时发布与大范围一键推送。


利用互联网出版传播的多媒体、多终端及互动性,能够将受众和用户的信息以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再生产式的出版传播和互动交流。


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出版传播个性化、精准化的深层次服务上实现超乎想象的一次次突破,通过网页、APP等不同端口,自动采集到每个受众和用户的各类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出每个受众和用户的阅读学习习惯、感兴趣的内容以及未掌握的知识点,根据分析结果,将不同需求的新内容定向、定时推送给需求者,从而大大提高出版传播的效果。

所见即所得,所想即所得,将成为出版传播模式

 

出版传媒业的发展与任何事物一样都具有其内在规律性,对这一规律性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决定着出版传媒业的当下和未来。


面对变革,人们总是有着不同选择,正如艾默生说过的那样,“事物总存在着两方,过去的一方和未来的一方;守成的一方和改革的一方。”


出版传媒业守成方认为:“不改是等死,改革是找死。”但改革方却坚信:“不改一定是等死,改革绝不是找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真正认识和把握出版传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规律。


首先,出版传播内容数字化、渠道网络化、信息与知识服务智能化是层进式的逻辑关系。


网络化出版传播必须建立在内容数字化的基础上,数字化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语言符号,是基础和根本,没有数字化过程就不可能实现网络化出版传播,更谈不上内容服务的智能化。


网络化是数字化出版传播的桥梁和通道,没有网络,信息与知识就得不到即时、广泛的出版传播。


互联网由于具备广泛的共享功能,每时每刻都会形成海量的信息资源,在海量的信息资源和数据中,人们总想利用碎片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获得自己最关心、最需要的内容,这就使智能化出版传播成为可能——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个人阅读行为习惯的个性化分析,为受众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智能化服务会随着受众和用户的兴趣转变、年龄增长、知识结构调整等随时优化内容和方式,从而最大限度满足千差万别的个性化需求。

其次,出版传播移动化和富媒体化、平台社交化、服务精准化是共生性产业形态。


当前,网络的信息传输量正以300%的年增速递进,与此同时,中国有效使用网络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截至 2018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7.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7.88亿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797.5%提升至98.3%,网民手机上网阅读比例也持续攀升。


在加速移动互联进程中,出版传播的富媒体化更加凸显。富媒体出版传播以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使内容更形象、更生动。富媒体化又加速了出版传播平台的多元化、多样化社交。


社交化源源不断激发了出版传播信息与知识服务的精准化需求。比如推荐式出版传播,就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有效捕获受众和用户的行为数据,解析阅读动机、目的和需求,通过结构化的内容,实现按需动态推送,从而做到精准出版传播。


而点播式出版传播,就是把过去的被动受控式阅读应用,变为受众和用户的自主选择式。出版传播通过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最终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方式的终端获得想要的任何内容,最大限度满足受众和用户主动、自由选择的心理渴望。

因此,高度精准化的“所见即所得”“所想即所得”将成为主流的智能出版传播模式。 


出版传媒业最大增量在哪里?

 

在认清新时代出版传媒业发展规律后,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思想、技术与方法,通过组织模式的创新,优化出版传媒业的运行过程,形成智能化、生态化的互联网产业体系和运行模式,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出版传媒业“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最大增量”,就成为当代出版传媒人的职责使命。

一要以“生态重塑”建立深度融合与多方共赢的新机制。


当前比较公认的由传统出版传播向互联网新兴出版传播转型的四种模式为:竞争力提升、商业模式创新、组织裂变、生态重塑。


从实践看,大多数转型失败案例表明,初期过多寄托于产品和渠道的竞争力改善,即希望通过“竞争力提升”来完成转型,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之后,又依次开启“商业模式创新”“组织裂变”或“生态重塑”模式。


但互联网的创新速度根本等不及传统出版传播缓慢而迟滞的长期试验,这使得许多传统出版传媒机构在转型途中开始价值缩水乃至衰亡。


因此,必须直接从“生态重塑”入手,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流媒体等最新技术,整合最优资源,建立内容方、出版方、技术方、用户方深度融合的新机制,重塑多方共赢的新生态,更好更快占领互联网出版传播的新阵地,为出版传媒业赋能。

二要以“智能共生”创变信息与知识服务的新平台。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出版传媒业经历了传统出版传播、数字化出版传播以及网络化出版传播的初级阶段,现在进入了全新的互联网智能出版传播时期,这是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


在上一阶段,由于受技术条件和决策者思维观念的限制,出版传播服务没有能够及时适应读者的需求,导致对读者公共服务能力的缺失和出版人主体地位的弱化。


在新时代,出版传媒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如何保持战略方向正确和竞争策略适用?如何始终保持敏锐的嗅觉力、领先的顶层设计力、资源组织力和配置力?


笔者认为,创新的方略就是利用“网络协同”的透明性和“智能数据”的流动性形成“云端大脑”,通过“智能共生”创变出网络协同、载体互动、品牌竞合、组织结构性融合、资源共享性再生的信息与知识服务新平台,并使之成为创造出版传媒业“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最大增量”的基本载体。

三要以“智慧引领”拓展面向未来的高质量的新社群。


互联网加速了出版传媒业的竞争,而最本质的竞争就在赢得受众和用户群。许多出版传播平台由此不断凸显社交功能,在交互中激发所有人作为社交化主体的热情,主动参与到内容的生产、传递、交流之中,让受众和用户自主参与到出版传播的链条之中,主动在不同的平台中分享、交往,自发地促进平台的互联互通。


这样不仅实现了平台越来越智能,而且实现了受众和用户越来越智慧。出版传媒业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也只有以高质量的人的连接为中心,才能取得最大实效。


因此,无论是新机制还是新平台,核心要旨就是要不断集聚未来机器难以淘汰的从业者、受众和用户——那些有创意的人、有审美能力的人、有整合能力的人。


通过“智慧引领”,不断拓展高质量、共生型的富媒体智慧社群——阅读有广度、思考有深度、思想有高度、学习有密度、技能有精度、交流有温度的从业者、受众和用户,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启迪心智、引领风尚,不断催生出版传媒业“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新智慧、新增量。


本文作者王彤,为人民出版社党委副书记。

【来源】光明日报 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 


版权所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联系地址: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联系方式:0746-6381194

投稿网址:https://jmlk.cbpt.cnki.net/EditorBN/index.aspx?t=1&mid=jmlk